台灣第一位侍酒大師(Master Sommelier) logy侍酒師盧楷文Kevin Lu 專訪 (Part 1)
Kevin是台灣第一位、亞洲第三位考過這個全球數一數二難的考試,目前全世界不到300人擁有此文憑的台灣之光。藉著幫英國The Drink Business Asia採訪的契機,我好好地跟Kevin聊一聊。本周第一部分是關於他的葡萄酒學習故事。第二部分是關於他如何考過Master Sommelier考試。採訪完後Kevin跟我說,他受訪這麼多次,我的問題算是他很喜歡的! 被台灣之光稱讚,真開心!
L: 台灣並沒有所謂的葡萄酒文化。但你從小看著家人喝威士忌,並在大學時開始接觸葡萄酒。當初是否受到任何葡萄酒專家或任何人的影響?你覺得自己算是誤打誤撞還是有計畫地進入侍酒師這一行?
K: 我算是一張白紙,誤打誤撞,不知為什麼有興趣就這樣一直做下去。 一開始並沒有特別受到什麼人的影響。
L: 有沒有哪一款酒或產區可以算是帶你進入葡萄酒世界的啟蒙酒? 為什麼?
我一開始就是喝 fine wine ,所以那時喝到波爾多白馬堡Cheval Blanc 1982年份,覺得怎麼可以這麼好喝! 那是我的啟蒙酒。
L: 在美食家Liz的專訪中,你提到在大一大二時一個月花一萬元去學葡萄酒,這在你大學時代是一般大學生會做的事嗎? 還是你屬於極端特例? 那時是什麼樣的契機,或這樣的動力是從何而來?
K: 因為對酒有興趣,想要學得深入一點,所以去參加品酒會,這樣一次喝到的酒較多。也會去參加酒商辦的品酒會,然後世貿每年也有所謂的混合酒展,有清酒、烈酒、威士忌,還有葡萄酒的那一種。
在我大學時代,同學都喝啤酒或是烈酒,因為他們覺得葡萄酒是奢侈品,喝一瓶酒要一兩千塊,為什麼不乾脆喝一瓶威士忌,還可以很多人一起分。 大學時代去烤肉或是唱KTV可能就會喝啤酒或是烈酒。
L: 對於生長在非葡萄酒生產國的台灣人,你自己一路走來學習葡萄酒感受到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如何克服?有沒有任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