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K主管邀我進入的C進口商,有了亮麗的經理職稱,做的事也比上兩個工作有更多的挑戰。首先,這家公司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銷售渠道同樣應有盡有。K是大型通路的業務主管,所以我所處理的事務開始轉到超市與連鎖餐廳等通路。這也非常符合我想要多方了解英國葡萄酒業各個面向的期望。
重要的是,在這個進口商,有自己的葡萄酒教育公司,也就是我原本投履歷想進入的部門,正好也隸屬K的管轄範圍。在我當業務行政經理大約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原本這個葡萄酒教育公司的負責經理決定離職。這樣一來,就多了一個空缺。
K便建議我去申請內部面試,我們倆都覺得我的錄取機會很大。但其中的一個要求是需要有英國駕照,我也因此花了大把的金錢去考英國駕照。
即便我有台灣的駕照,但英國駕照實在不好考,更因為駕駛座是在右邊,所以我也花了好幾次才考上。必須會開車是因為這個職位的講師兼部門經理是必須要在英格蘭到處去餐飲通路客戶端幫他們做葡萄酒教育訓練。而這個工作機會看來也離我的最終夢想非常的接近。
在準備與大老闆面試的過程當中,主管告訴我必須要做一個簡報,甚至把方向都告訴我。像是如何使這個教育公司更上一層樓,可以經濟自主,不用處處靠母公司的資源來協助等。
我準備了不少資料,也提供了一些做法。在跟大老闆簡報的過程當中都頗為順利,但是在面試完之後,大約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人資部都毫無進一步信息,整個宛如石沉大海。重點是什麼反饋沒有,有上沒上都不知道。
我跟K主管問了幾次,但她也不知為何會是這樣的情況。這樣一拖就是兩個月的時間,而這兩個月公司也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首先是我的直屬主管K突然遭到解雇。她的離職讓公司很多人感到不平與莫名其妙,後來才知道是公司內鬥的結果。對我來說,除了少了一個好主管外,也大概知道我的工作之後可能會不保;畢竟我是K派人馬。
這段期間,也讓我發現,英國葡萄酒界的某些公司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
這個公司由於是家族企業,所以內部鬥爭的情節略微類似八點檔。此外還有性別歧視,走後門等一些過去沒有經歷過的不公平事件。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要找一個有規模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面試完後這兩個月,完全無聲無息。加上K主管離職,我們的部門因此暫時改歸給行銷部的大主管來管理。行銷部大主管是公司出名的怪人,但因為是直屬上司,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跟他詢問我跟大老闆面試是否有下一步。
他說還沒有結論,因為公司想多看看其他人選。而他同時也質疑我的教學經驗,總之言下之意就是不太相信一個做業務行政的外國人怎麼能當葡萄酒講師。不論我的資歷或面試過程表現如何,都不足以讓他們覺得我可以勝任這個工作。
當我了解真實情況之後,這也點醒了我。假如我一直繼續在跟講師工作無關的職位上打轉的話,我的履歷表上可能都不會有足夠的相關經驗,所以意味著我之後都要不斷地用同樣的方式來說服我的雇主我真的是塊當講師的料。
在這樣的理解之下,我決定裸辭: 也就是在還沒有找到下一個工作的情況下辭職。當然我也一邊在找下一個的工作,但還沒找到前先辭再說。因為我不想浪費時間在一個不看好我也不給我機會的公司。
找工作的同時也發現另外一個同樣有自己的葡萄酒教育公司的對手進口商正在找葡萄酒講師兼行政。我當然投了履歷。
在第一次面試時是由部門主管以及兩位講師一起面試我。有一段簡單試教,而我表現得也不錯。當時面試我的主管跟我說,我的優勢在於我是外國面孔! 他會這樣說的原因在於,在倫敦這樣一個多元的餐飲業工作的很多都是外國人(尤其英國脫歐之前)。他認為,假如有一個非英國人的外國面孔去講課,其實也更能夠了解學員的需求,也相對更有親切感。
這一點其實連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因為我總以為,在英國這樣如此競爭的環境之下,很多人都想要當葡萄酒講師,畢竟這在英國業界算是個非常受尊重,同時也被視為是專家等級的職位,當時我以為一般都會以英國人為優先。這時我才知道其實自己竟有這樣的優勢。(當然專業度還是要夠,不是單憑外面面孔。)
第一次面試當然如預期的過了。第二次面試則是跟公司大主管直接一對一面試,那時我才知道原來當初第一次面試我的那整個團隊,其實各有各的原因全部都要離職。所以若我率取,一開始會由我自己獨撐大局,之後他們還會再陸續面試新人。
這個英國大老闆人長得帥,比我年輕一些,很有鬥志,我們相談勝歡。在面試不久,他甚至直接對我說「我真是太欣賞妳了,妳怎麼可以如此身兼數職,做那麼多事」(他是指考上WSET四級、身兼記者、譯者,也有講師資歷,還有小孩要顧)。
當下他就跟我說,這個工作,假如妳要的話已經是妳的了(當場聘用的意思)。我聽了當然非常高興,但是走到這一步,我已經非常清楚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我當下也問他說,職稱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做改變。因為這個工作職稱是講師兼行政,但我說我不要有行政兩字在職稱上。
他說應該沒問題,但容他思考之後再回覆,但是不管如何,這個工作已經是我的了。
一天後,大老闆回覆我,職稱不但去掉行政兩字,甚至直接升級為葡萄酒教育部門經理的職稱。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我二次面試完後,他有打電話詢問我前主管K調查一下我的人品,當然得到很好的評價,也因此他也大方地直接在職稱與薪水在下聘書時,直接幫我升等。
M是我英國職涯的第三位伯樂。
就這樣,從2015年末進入B公司當客服,到2019年初正式進入W公司當葡萄酒講師,我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經歷了三位伯樂。
第四位伯樂的故事,下周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