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rasso,一個近年在義大利皮蒙(Piedmont)東部重新受到矚目的白葡萄品種,其風味架構與陳年潛力使之被譽為「義大利的麗絲玲」。本篇文章是根據兩週前採訪Vigneti Repetto 酒莊莊主 Gian Paolo Repetto的內容,探討這個品種如何在風味與商業之間取得平衡,以及它在未來高品質白酒中的可能性角色。Gian Paolo也是Consorzio Colli Tortonesi葡萄酒公會的會長。
Timorasso 的瀕臨滅絕與重生:一場品種保育的經典案例
1987 年,整個義大利僅有 0.5 公頃的 Timorasso 葡萄田,其中絕大多數是老藤殘株,零星存在於巴貝拉(Barbera)與科爾特斯(Cortese)田間。Walter Massa 是復興此品種的關鍵人物,透過長期田間重種與推廣,他在十年間使栽培面積突破 100 公頃,並吸引其他年輕釀酒師如 Andrea Mutti 與 Claudio Mariotto 等人投入。
目前,Timorasso 的栽培核心集中在皮蒙的 Colli Tortonesi 產區,包含 Monleale、Vho、Viguzzolo 等子產區,並正朝著取得 DOCG 地位邁進。
栽培挑戰與整枝方式:極需人力管理的品種
Timorasso 枝條極短,成熟期果串密集,導致自然通風不良,極易感染灰黴病與酸腐菌。為改善品質,釀酒師多採取單一 Guyot 整枝法,每株保留 8–10 個芽位,並在轉色期前後進行至少兩次果串修枝與葉片調整。
此外,果串著生部位靠近主幹,且葉片大而寬,若不人工修整,將造成遮蔽過重、成熟不均。因此每年田間管理工時高達 300–350 小時/公頃,是 Cortese 或 Chardonnay 的兩倍以上。
克隆選擇與風味的兩難:族群選種仍為主流
目前 Timorasso 的釀酒者多採用「精英篩選法」(massal selection)策略,源自 1980 年代 Domizio Cavallito 和 Walter Massa 於 Tortona 地區保存的僅存老藤。雖然學術界與苗圃機構近年已推動克隆選擇,並於研究田區中測試 8–10 種不同克隆,但實務上仍偏好從老藤選枝扦插,以保留天然多樣性。
原因很明確:Timorasso 的香氣組成極為敏感,某些克隆株表現出過度單一的花香或草本香,難以支撐其結構化的口感與高礦物感。相對地,精英篩選法能創造出更寬廣、層次更豐富的風味輪廓,尤其在長時間瓶中陳年後更見成效。
氣候變遷下的田間策略:光照、朝向與摘葉調控
Timorasso 原本為 10 月上旬採收的中晚熟品種,近年已提前至 9 月中旬,有時甚至 9 月初便達生理成熟。對於高品質表現來說,葉面光照管理成為關鍵。
根據實驗數據,將葉片完全移除讓果串直接曝曬,可使 TDN(1,1,6-三甲基-1,2-二氫萘)濃度上升 25%。這種化合物與熟成後常見的石油風味密切相關。雖然對某些消費者來說是吸引力來源,但過量會掩蓋 Timorasso 本身的柑橘與草本風味。
因此,釀酒師會依地塊朝向進行精準管理。例如在南向斜坡僅移除朝東葉片,在北向或高海拔地塊則可稍微開放果串以提升光照與通風。
混釀策略取代單一園理念:面對極端氣候的應對方式
儘管近年流行單一葡萄園(cru)酒款,但 Timorasso 釀酒師逐漸回到混釀思維。他們發現將來自不同朝向、高度與土壤的葡萄混合,能更穩定地呈現品種的結構與酸度平衡。
例如,位於 Valli Ossolane 的高地果實提供明亮酸度與白花香,而來自 Rivergaro 的黏土礫石地塊則帶來酒體厚度與鹹味。此種混釀策略能有效抵抗每年極端氣候帶來的品質波動。
栽種密度與訓練法的調整:每一株都必須發揮最大功能
過去皮蒙習慣密植(6,000–7,000 株/公頃)以便人力操作與機械除草。但對於 Timorasso,最佳密度為中等(4,000–5,000 株/公頃),以確保每株有足夠光照空間,並避免過度競爭造成果實不均熟。
釀酒師也傾向使用單主幹 Guyot 而非傳統 Pergola,以便掌控產量與成熟度,並讓後期人工摘葉更有效率。
酸度與 TDN:陳年潛力的關鍵變數
Timorasso 擁有極高總酸(TA 可達 7–8 g/L)與低 pH 值(約 3.1–3.3),使其即使在氣候變暖下,依然能穩定展現陳年能力。特別是在瓶中 8–10 年後,逐漸發展出熟白桃、乾草、本草與石油風味,極似成熟麗絲玲。
但這些風味之形成亦取決於 TDN 含量,而 TDN 除了受光照影響外,也與品種基因、土壤類型(如石灰質泥灰岩)、氮元素平衡密切相關。目前科學上尚無明確模型可準確預測其生成,但釀酒師正透過田間微區管理與長期感官追蹤進行微調。
後記:
Timorasso 的復興,是義大利少數從即將滅絕邊緣走回國際關注舞台的葡萄品種。它不僅展示出驚人的酸度結構與風味深度,更體現了農藝技術與風土智慧的結合。目前雖然本區的釀酒師們對Timorasso 的身分認同以及未來的產區風味與應該集中宣傳的特色依舊有相當多的歧見,但這也是讓Timorasso變得極為有趣的地方。